军地检察机关联手保护抗战石刻群
“1938年刚入夏,日军从连云港登陆侵略中国。抗战部队果断将老百姓安顿躲进了云台山中,随即依托云台山的阻击优势,与日军展开了长达289天的殊死搏斗。在浴血奋战的过程中,部分战士在山石上刻下‘人心不死 国必不亡’等豪言壮语,形成了珍贵的云台山抗战石刻群……”近日,在连云区宿城街道宝山村云台山风景区万寿山摩崖石刻广场上,宿城街道人大工委委员石影为孩子们深情讲述连云港保卫战的故事。
此前,连云区检察院检察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文物保护专家,前往该处石刻文物保护现场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经实地查看确认,石刻广场的面积已完成拓宽,有效保障了暑假旅游高峰期的参观秩序和安全性。文物保护部门配备3名专职巡查员,并建立了严格的月度巡检制度。
“我们已经持续4年对案涉石刻群的保护状态进行不定期跟进监督,实践证明,在检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从物理层面的隔离保护,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弘扬,案涉石刻文物得到了系统性、长效性保护。”办案检察官郁洪鹏说。
云台山抗战石刻群由包括万寿山摩崖石刻在内的7处抗战石刻组成,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人在连云港开展抵御日寇侵略的悲壮历史。2002年,该抗战石刻群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5月,针对案涉石刻群保护面临的专业性要求高、持续受损风险高以及分散于不同的基层行政区划、跨区域协同保护不足的难题,连云区检察院联合南京军事检察院依法向文物保护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等5家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在履行文物保护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配合,协同开展案涉石刻文物保护工作。同年7月,相关单位完成了初步整改。
2023年7月31日,该系列案入选江苏省检察机关“强化军地检察协作,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涉军红色文物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化国防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保护责任重大。我院协同南京军事检察院,在涉军线索协同发现、跨区域联合调查取证及涉军法律适用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了高效协作机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连云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静表示,该院将持续深化军地检察协作,凝聚更强合力,筑牢涉军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治防线。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